证券配资实盘排名 尧舜禹时期领导地位是拱手相让?真实的情况是血淋淋的

发布日期:2024-09-17 21:57    点击次数:91

证券配资实盘排名 尧舜禹时期领导地位是拱手相让?真实的情况是血淋淋的

相信大家对尧舜禹的禅让制都不陌生,在漫长的封建统治时代,史官们最喜欢做的便是吹嘘上古时期的禅让制了,在史官们的笔下,鲜血淋漓的禅让制成为了选贤的代表制度。

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大家谁不想当普天之下的王?

所谓禅让其实和宫廷政变没太大差别,撕掉禅让制的遮羞布,我们会发现所谓的禅让不过是宫斗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罢了,而所谓的选贤选能也不过是赤裸裸的谎言罢了,它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温情脉脉。

尧舜禹

魏文帝曹丕在接受汉献帝禅让后,脱口而出一句话“舜禹受禅,我今方知”,便是以己之心度舜禹之腹,一下子就击碎了尧舜禅让这美丽美好的政治神话。

韩非子说“舜逼尧,禹逼舜,汤放桀,武王伐纣”“古之所谓圣君明王,都不过是构党羽,聚巷族,逼上弑君,以求其利也”,这些或许才是历史的真相。

那历史中真实的尧舜禹禅让制,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

禅让制的谎言

在封建社会,国家领导人的更替方式有很多种,有父死子继、兄终弟及的世袭继承制,也有选贤选能的禅让制。
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人们都普遍认为,尧、舜、禹这三个领导人是通过选贤选能的禅让方式来进行更替的,但事实却并非如此。禅让制指的是领导人通过选贤的方式找到接任者,并将自己的统领之位让给真正有才能的人。

这一制度看起来有点像当今社会的选举制,但和当今选举制不同的是,禅让制是由领导人来决定应该把自己手中的权利给谁的,要想弄清楚禅让制度究竟是怎么实行的,就要充分结合一下当时的社会条件。

从历史的角度来讲,中国主要分为原始时代、农业时代、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,毫无疑问的是,尧舜禹所生活的时代是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原始时代。

禅让制

在尧、舜、禹出现之前,原本是由黄帝和炎帝两位帝王来分管各个地区的,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,两个地区的百姓交流得越来越多,黄帝和炎帝的冲突也愈发尖锐了起来。

为了争夺更多的资源,扩大自己的地盘,黄帝和炎帝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—牧野之战。

因为同样的原因,黄帝、炎帝与蚩尤之间也发生了多场战争,蚩尤被打败后,便退出了历史舞台,由此可见,当时人们并不是以贤能程度来选帝王的,而是以战斗值来选帝王的。

黄帝去世之后,中国社会便进入了尧舜禹时代,虽说从表面上看,尧舜禹是当时社会的帝王,但是这个时候的帝王和后来出现的皇帝,却是有着极大差距的。

牧野之战

原始部落的帝王,本质上是群居环境中的事务领袖,与其说尧、舜、禹是帝王,倒不如说他们就是一个管事的。

他们不仅要和部落中的人一起参与生产劳动,而且还要帮助手下的人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,这也就意味着部落中的领袖必须是一个勤劳、拥有广博知识、有领导能力的人。

虽说原始社会中的领袖比不上封建社会中的帝王风光,但是也是有很多人挤破了头去抢的。翻开史书,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很多史学家都质疑过禅让制。

比如说春秋时期《荀子·正论》中就提到过这件事,书中说“夫曰,尧舜禅让是虚言也,是浅者之撰,陋者之说也”,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人所说的尧把位置禅让给了舜,不过是虚言罢了,并不是真的。

如果说领袖的位置不是尧禅让给舜的,那舜是怎么得到这个位置的呢?部分史书也记载了这件事。

架空权力夺帝位

传说尧是一个出身高贵且非常有才能的人,他当上帝王之后,并没有居功自傲,而是对百姓非常的友好,因为他知道的东西很多,且从来不贪图骄奢,所以身边的人都很敬佩他。

因为尧非常的有才能,所以他身边的人都对他很忠心,基本没有人想过要篡位,按理来说,尧百年之后,是应该把自己的领袖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的,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他的意料。

就在尧当领袖的时候,一个更加厉害的年轻人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,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舜,舜是一个个人能力突出、形象过人且武功高强的人。

由于那个时候尧的年龄很大了,而舜却正值青年,所以发现这个有才之人之后,尧便放手把朝中之事交给了舜去打理,那个时候的尧是没有打算让位的,他不过是想培养一个手下替自己办事罢了。

因为舜的能力非常出色,所以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,让他们帮着舜好好治理天下。把政治上的事交给舜之后,尧便开始修起了仙,慢慢地,他也不怎么问朝政了。

就在尧得知自己命不久矣,准备把王位传给太子丹的时候,他才发现自己的势力已经被架空了,舜已经权倾朝野了。

当时尧有想过将舜驱逐出去,可是舜却直接囚禁了年老的尧和太子丹,向自己的亲信发出了讯号,让他们向舜荐言,催促自己上位。

在大臣的逼迫下,尧听了舜的话,说如果将来太子丹能力不行的话,那就让舜当皇帝吧,自此禅让制才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。

为了把戏做全,尧去世之后,舜并没有直接登上皇帝的宝座,而是把太子丹叫到了身边,让他做皇帝。

明面上看,太子丹成为了新一任皇帝,但是朝廷里面的官员却都不听他的,平日里有事,他们也只会去找舜,后来大家都说丹管控不了朝政,只有舜能够管天下之事。

到了这个时候,舜才假模假样的站了出来,表态说不是我想当皇帝,而是天意,天意难违,我就勉为其难的登基吧。

于是他便摇身一变,成为了新一任的帝王,而太子丹则失去了手中的权利,就这样,舜和丹之间完成了权力的交接。

其实尧和舜的故事在历史上并不罕见,很多王朝之所以会覆灭,都是因为皇帝看走了眼,再怎么说,舜也是尧的女婿,让他登基为帝也还算是合理,可接下来舜的禅让,却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了。

剧照

争权夺位皆为利

成绩是权力最好的消音器,名不正,言不顺登基的舜上位之后也不敢懈怠,开始勤勤恳恳地关心起了政务,舜上位后没多久,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便摆在了他的面前,那就是治理水患的问题。

彼时,农业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,老百姓们都是靠天吃饭的。

每当水灾来临的时候,庄稼便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损毁,因此舜也花了很大的劲,找了很多的能人去治水,可是遗憾的是,舜派去治水的这些人都没干出什么太大的成就。

就在舜苦恼不已的时候,禹出现在了他的眼前,禹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男青年,为了治理水灾,他每天都会亲自去河边观察水势,一来二去,还真被他琢磨出了些门道来。

大禹

别人治水靠的就是堵水,可是他却反其道而行之,用剑走偏锋的方式把水患给治理好了。

那个时候的百姓并没有太严重的阶级观念,对于他们来说,谁能够为百姓做实事,他们就服谁,所以禹再一次被他们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,成为了皇位的最佳继承人。

由于禹的父亲曾经因治水不力,被舜给杀死了,所以随着禹的声望越来越高,舜也担心了起来,他很担心这位年轻人找自己报仇,于是他便极力打压起了禹。

后人在提起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时候,都以为大禹是因为治理水患,而没有时间回家,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,大禹并不是没时间回家,而是不敢回家,他很担心舜迁怒自己的家人,用家人来胁迫自己。

三过家门而不入

虽说大禹治水有功,但是舜却并没有给他多大的嘉奖,反而还一直千防万防,提防他篡位,无奈的是,禹再一次走了舜的老路,掌握民心的他在大家的推选下,成为了朝中高官,并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班底,架空了舜。

在时机成熟之后,他又软禁了太子商均,授意诸侯,让天下诸侯请他上位,就这样,他名正言顺地得到了天下。

其实所谓的禅让制,不仅在尧、舜、禹时代出现过,三国时,曹丕也开创性地发明了禅让制,后来,李世民篡位、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,用的也是那套说辞,说是因为自己才能过人,天下人才让他们做皇帝的。

由此可以看出,所谓的禅让制,从来都不是什么温情脉脉的好制度,而不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政治谎言罢了。它的背后是血淋淋的真相。

而尧舜禹去世之后,禅让制也就此而终,禹的儿子启登上皇帝之位,世袭制登上了历史舞台,家国天下构建了起来,子承父位、兄终弟及,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主流制度。

参考资料

《历史忒不靠谱儿》胡宁

《荀子·正论》

《韩非子》证券配资实盘排名

炎帝太子丹黄帝禅让制尧舜禹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